土豆也稱馬鈴薯,不僅營養豐富而且物美價廉,是家庭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。
它在饑荒年代,是用來果腹的主食;在新時代,則是制作多種美食的重要原材料。
在大家關注的健康領域,土豆更是減肥、降壓、護血管的絕佳食材!
夏季養生,常吃土豆
健脾補氣
從中醫角度看,馬鈴薯是一種非常好的補氣食物,其性平味甘,能健脾和胃、益氣調中、緩急止痛、通利大便。
其中,土豆補益脾氣的功效最為突出,對有氣虛表現的人,如有少氣懶言、疲勞乏力、動則大汗淋漓、心悸頭暈、面色蒼白等癥狀者,有較好的調理功效。
補鉀護心
鉀元素被稱為“生命元素”,它對于維持心肌正常律動、穩定血壓有重要作用。而且還可以增強肌肉力量,讓腿腳更有力氣。
天熱出汗增多,鉀元素也流失嚴重,好多人總感覺身上沒有力氣,還經常心慌,這可能就是缺鉀了。
土豆的鉀元素含量高達每百克347毫克,在蔬菜中名列前茅,對咱們保護心臟、控壓都有幫助。
減肥降脂
很多人一直誤認為土豆淀粉含量過高容易導致發胖,但土豆中的淀粉可不是普通淀粉,事實上,它含有大量的——抗性淀粉。
現代營養學認為,淀粉分三種類型,快消化淀粉、慢消化淀粉、抗性淀粉,它們以不同的比例存在于食物中。
抗性淀粉是指不能在小腸中被消化吸收的淀粉。
這是一種可發酵膳食纖維,它的熱量和消化率都比較低。由它做成的食物代替普通淀粉后,可增加脂肪消耗、預防肥胖,而且更容易產生飽腹感,更耐饑。
再加上高抗性淀粉飲食可以減輕脂肪肝,并降低與肝損傷、炎癥相關的甘油三酯以及肝酶水平。
不論是對肝臟,還是身體血管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調節腸道
好多朋友一到夏天腸胃問題就會變嚴重,不是經常便秘就是經常拉肚子。
因為天熱,身體水分易蒸發,所以更容易導致大便干結。而且很多人夏季喜食生冷、刺激性食物,又很容易導致腸胃功能紊亂而出現腹瀉。
土豆中的抗性淀粉有助于益生菌生長繁殖,從而改善腸道環境,它具有雙向調節作用,既能緩解腹瀉,又能緩解便秘。
補充維生素C
夏天補充維生素C,有助于提高免疫力,幫助皮膚抵御紫外線傷害。
而土豆中的維生素C含量,絕對讓人震驚。
有研究表示,新鮮土豆每百克維生素C的含量達40毫克,比蘋果高1倍!
再加上,土豆的脂肪含量是蘋果的7倍;維生素B2和鐵的含量是蘋果的3倍;含磷量是蘋果的2倍。
從營養學角度看,1公斤土豆的營養價值,與3.5公斤蘋果相當,所以法國人稱它為“地下蘋果”。夏天常吃,保護皮膚、增強抵抗力。
吃土豆的小技巧
抗性淀粉是土豆中重要的營養成分,下面兩個小方法,可以減少食物中抗性淀粉的流失。
1.蒸煮后冷卻冷藏
一些食物在蒸煮后冷卻冷藏,可以形成抗性淀粉。
高壓蒸煮處理可以利用高溫、高壓使淀粉充分糊化后,在冷藏過程中淀粉分子會發生“老化回生”,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。
2.烘焙等高溫少水烹飪
高溫狀態,淀粉吸水糊化,抗性淀粉含量會降低。
烘烤、微波加熱等水量較少的烹飪方式,能減少淀粉糊化。
土豆食譜
酸奶堅果土豆泥
材料:土豆、酸奶、堅果。
做法:土豆蒸熟后壓成泥,放涼后根據個人口味添加適量酸奶和堅果,如核桃、腰果、花生均可。
功效:土豆泥口感酥軟,非常適合老人和孩子,還能作為需要控制體重、血糖、血壓等人群的食療菜。與酸奶和堅果搭配,補充了蛋白質和維生素,營養更加豐富,是一道簡單易做又營養美味的加餐美食。
土豆燒牛肉
材料:土豆、牛肉、蔥、姜、蒜、醬油、料酒、鹽、胡椒粉等調料。
做法:將牛肉切小塊,土豆切成大塊,鍋內放油,放蔥花、姜末、蒜末炒出香味,下牛肉翻炒片刻,加入湯或水,放醬油、料酒、鹽、白糖、胡椒粉,大火燒開,轉小火加蓋慢燉30分鐘,這時加土豆接著燉15分鐘,開大火將湯汁差不多收干,稍加水淀粉勾芡后出鍋。
功效:土豆中缺乏礦物質鐵,牛肉恰恰富含礦物質鐵。而牛肉缺少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,并且含有膽固醇,土豆不但可以彌補牛肉的不足,還富含膳食纖維,可以減少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,二者可謂絕配。
小貼士:
很多人在吃土豆的時候,會選擇炒土豆絲,拿它當做蔬菜去吃,再就個饅頭、吃碗米飯,如果你也經常這樣吃的話,那可要注意啦!
因為土豆本身就是含淀粉的食物,拿它來當主食可以。如果當菜吃,再配上米飯、面食,也是會導致肥胖的。
如果一定要當菜吃的話,可以適量減少主食的攝入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