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中老年朋友感覺,隨著年齡增加,記性越來越差,甚至喪失記憶力而形成健忘癥。不僅如此,許多年輕人也很健忘,導致記憶力下降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?
記憶力是這樣下降的
年輕人記憶力下降,普遍是生活中不良習慣導致的。每天不好好吃、不好好睡、壓力大等都會導致記憶力下降。
而對于中老年人,中醫認為,腎主骨生髓,這里的“髓”指腦髓、骨髓,髓掌管著我們的記憶力。腦為髓之海,腦髓充盈,腦力就充沛,記憶力也強。步入中年,人的整體機能都在逐漸衰退。腎精不足、腎氣衰弱就導致髓汁生成不足,那么腦髓空虛,造成腦海失養,記憶力也就下降了。
某些疾病也會造成記憶力減退,如動脈硬化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影響大腦神經系統功能的疾病,還有缺乏維生素、慢性鼻竇炎、甲狀腺機能減退、神經衰弱等疾病也會引起記憶力下降。
那么如果出現記憶力下降,應該如何提高記憶力,以及預防記憶力提前衰退呢?
所有人,改善記憶力這樣做!
1.疏通頭部經絡
第一步:刮拭百會穴,從前往后刮。
刺激百會穴可使腦髓充足,具有醒腦升陽,寧心安神的作用,能提高記憶力,改善健忘。有研究表明,健康的人艾灸百會穴2周,記憶力比先前有明顯提高。
沒時間刮痧、艾灸的話,可以多梳梳頭,這樣多條經絡和要穴都能刺激到,更簡便省時些。
第二步:先在太陽穴處點壓、按揉,然后刮至風池穴,在風池穴處從上往下刮。左邊刮完,刮右邊。
第三步:刮拭手臂上的心經和心包經,從上往下刮,可在內關、神門處重點刮拭(點按揉)。左邊刮完,刮右邊。
2.把腿抬高
把兩腿蹺在椅子或者桌子上幾分鐘,腿略微高過心臟位置。
當一個人的雙腿蹺起稍高過心臟,腳和腿部的血液會回流到肺部及心臟,不僅可以減輕腳部和腿部靜脈的壓力,還可使頭部的供血量大大增加,使你神清氣爽。
3.伸伸懶腰
身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時,上肢肌肉組織的末梢血管會淤積很多血液,伸懶腰的過程,恰是肌肉收緊和放松的過程,淤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,心臟得到的血多了,輸往全身各處的血也多了,大腦也能分得一杯羹。
飲食休息要跟上
1.吃些健腦食物
多進食一些含有膽堿的食物,補充乙酰膽堿是改善記憶力的有效方法之一。魚、瘦肉、雞蛋(特別是蛋黃)等都含有豐富的膽堿。
補充卵磷酯。卵磷脂能增強腦部活力,延緩腦細胞老化,并且有護肝、降血脂、預防腦中風等作用。如蛋黃、豆制品等。
多食堿性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。堿性食物對改善大腦功能有一定作用。豆腐、碗豆、油菜、芹菜、蓮藕、牛奶、白菜、卷心菜、蘿卜、土豆、葡萄等屬堿性食物。
補充含鎂食品。鎂能使核糖核酸進入腦內,而核糖核酸是維護大腦記憶的主要物質。豆類、蕎麥、堅果類、麥芽等含有豐富的鎂。
適當進食人參、枸杞、胡桃、桂圓、鱔魚等補益食品。
簡而言之,有些食物有助于發展大腦的智力,使人的思維更加敏捷。大家不用苦苦追尋昂貴的保健品,那些有益大腦的食物往往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。
2.睡飽很重要
睡好了也能提高記憶力或延緩記憶衰退。
建議每天保持至少6小時的睡眠,最好在固定的時間點入睡、起床。此外,白天可以適當小睡,有研究發現,即使是5分鐘的小睡,也能起到一定的記憶鞏固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