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忘,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。但有一種遺忘,會讓人忘了時間甚至是忘了自己……它就是阿爾茨海默癥,俗名“老年癡呆”。
阿爾茨海默癥的癥狀
阿爾茨海默癥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,輕則忘記某些事某些人,重則生活不能自理。
臨床上表現為記憶障礙、抽象思維和計算力損害、失語、失用、失認、視空間能力損害、人格和行為改變等。
生活中,很多人認為老年癡呆就是記憶力衰退、生活能力下降。事實上,下列這些癥狀,可能也屬于老年癡呆的范疇。
1.情感異常
如緊張、恐懼、焦慮、抑郁等。
少數老人還可能有情緒不穩、易怒、欣快等表現。
病情較重時,則情感日趨平淡或淡漠。
2.幻覺妄想
常見的是視幻覺,如看見死去的親人、看見竊賊等。
確信有人入室偷竊,并傾聽或與偷竊者對話,是常見的妄想。
少數病人認為配偶不忠,認為自己仍然沒有退休,要求工作等。
3.行為異常
因認知功能下降,可出現多種無目的或重復的活動,例如反復搬移物品,反復收拾衣物,將貴重物品藏在不恰當的地方,甚至是收集垃圾或廢物。
不少病人整天不停地漫步,或跟隨照料人員,或晚間要求外出等。
4.攻擊行為
最常見的是罵、咬、抓、踢,違抗或抗拒為其料理生活的人,使得日常生活非常困難。甚至偷別人的東西,把共享單車拿回家刷個漆,就認為是自己的了……
早發現、早診斷、早治療,對于阿爾茲海默癥患者改善癥狀、預防并發癥極其重要。如果家里老人有上述疑似癥狀,請積極就醫。
阿爾茨海默重在預防
因此,做好疾病預防非常重要。
?會吃
1.豬肝:豬肝中含有豐富的乙酰膽堿,它是神經元細胞的構成成分之一,可以直接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血管和大腦中,發揮固定生理作用。
2.水果:研究表明,葉酸能夠清除同型半胱氨酸,減少它在血液中的濃度,延緩癡呆的發生。而橘子、草莓、菠蘿、胡蘿卜、獼猴桃、西蘭花、燕麥中都含有豐富的葉酸。
3.堅果:堅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鎂,有改善大腦細胞代謝、改善供氧功能、防止外邪入侵、抗氧化的作用。
?會動
運動可以改善大腦的能量供應,預防疾病發作。而手指在大腦皮層的映射區面積最大,多鍛煉手指也能預防老年癡呆。
1.大拇指繞環:拇指在實際工作中用得最多,和大腦的聯系最緊密,做拇指繞環運動,可以有效鍛煉大腦。
2.左右開弓
3.扔沙包
此動作需要調動全身肌肉,與大腦配合完成。三個動作,難度依次升級,難度越大,鍛煉效果越好
初級動作:單手拋接一個沙包,拋接10次后換手進行。
中級動作:單手依次拋接2個沙包,拋接10次后換手進行。
高級動作:雙手配合拋接2個沙包,一手拋一手接。
?會生活
中醫認為,老年癡呆多是由于腎精不足影響了精神意識活動。如果經常用腦,加強精神意識活動,則可以有效地防止老年癡呆。
此外,經常運動、保持良好睡眠、戒煙限酒、保持學習等都是很好的預防老年癡呆的做法。
?會按揉
對于老年人來說,腦老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,但合理的進行早期干預,可以有效延緩腦老化。
下面推薦三個穴位,可輔助預防老年癡呆的發生。
1.按百會
按揉百會穴(頭頂正中),每次10分鐘,每日1次。
按揉百會穴有醒腦開竅的功效,可以增強記憶力,提高大腦的靈敏度,幫助遠離老年癡呆。
2.掐太沖
用一側手的大拇指掐同側的太沖穴(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凹陷處),力度以感覺微痛為宜。每次3分鐘,每日2次。
掐太沖穴可使腦內乙酰膽堿酯酶降低,增加乙酰膽堿分泌,提高大腦空間位置感知能力。
3.揉合谷
用一側手的大拇指按揉另一側手的合谷穴(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,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),力度以感覺微痛為宜,每次3分鐘,每日1次。
按揉合谷可增強大腦靈敏度。
?降低患病風險
1.高血壓人群:應進行高血壓管理,采取生活方式干預。
2.糖尿病人群:進行規范的生活方式和(或)降糖藥物干預,采取生活方式干預。
3.血脂異常人群:進行規范的飲食結構調整和生活方式干預、藥物治療可,臨床上建議以控制血脂異常為目標。
4.吸煙和過度飲酒者:采取生物-心理-社會干預模式,進行健康教育宣傳,必要時采取藥物干預方式。
5.健康老年人:應戒煙、少量飲酒或不飲酒。建議進行智力活動(如書法、繪畫、演奏樂器、廣場舞等)、體育鍛煉(推薦每周至少150min的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耐力訓練、太極拳)和社交活動(如參加生日聚會、集體度假旅游等),有助于預防AD發病
6.認知障礙高危老年人群:提倡MIND飲食,同時倡導飲食多樣化。
7.老年癡呆高危人群:定期進行抑郁篩查。臨床上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可以應用SSRI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