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秋天的氣息越來越濃,秋燥也隨之而來,不少人出現了皮膚干、口腔干、鼻腔干等問題,所以秋季的飲食要注意滋陰生津。
因此,秋天很多人都會吃一些肉類來“貼秋膘”。豬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魚肉.....這么多肉類,吃哪種最合適?自然是選擇具有滋陰作用的鴨肉了。
一鴨“潤”三秋
如果說秋季有哪些食物可以“趕走”燥邪,鴨子一定是首選食材。在常見的肉類食物中,鴨子是最適合用于初秋滋補的。
鴨也叫舒鳧,《禽經》中說:“鴨鳴呷呷,其名自呼。鳧能高飛,而鴨舒緩不能飛,故曰舒鳧?!?/p>
中醫認為,鴨肉味甘、咸,性寒;歸脾、胃、肺、腎經;具有大補虛勞,滋五臟之陰,清虛勞之熱,補血行水,養胃生津的功效。
《本草綱目》中記載鴨肉能:“補虛除客熱,和臟腑,利水道,療小兒驚病;解丹毒,止熱??;頭生瘡腫,和蔥、豉煮汁飲之,去卒然煩熱?!?/p>
《食療本草》謂:鴨肉能“滋五臟之陰,清虛勞之熱,補血行水”。
清代名醫王孟英也在《隨息居飲食譜》中說鴨肉:“滋五臟之陰,清虛勞之熱,養胃生津。”
凡體內有熱的人,以及體質虛弱、食欲不振、潮熱汗出、大便干燥、心煩失眠或水腫的人,秋季多吃鴨肉,對身體大有裨益。因此,民間素來有“老鴨勝補藥”的說法。
秋天適合吃鴨肉,該怎么吃呢
說起吃鴨,想必大家腦海中都浮現出了各種美味的鴨肴,北京烤鴨、廣東燒鴨、姜母鴨、八寶鴨、鹽水鴨......可謂是百鴨爭艷。相比于油膩的烤鴨和燒鴨,鹽水鴨更值得推薦。
鹽水鴨是南京的一道著名美食,《白門食譜》中就記載:“金陵八月時期,鹽水鴨最著名,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。”經過燜煮的鹽水鴨,保持了豐富的汁水,鮮香細嫩,通體瑩潤,具體做法如下:
鹽水鴨
材料:光鴨2000g,食鹽15g,醋15g,蔥結15g,姜20g,八角2g,花椒2g。
做法:
1.光鴨斬去小翅和腳爪,在右翅窩下開一小口,取出內臟、氣管、食管,放入清水中浸泡,去除血污;
2.鴨子洗凈瀝干水,用精鹽、花椒腌制1小時,再放入食鹽水中浸泡1~2小時,取出洗凈;
3.鍋中加水,放入鴨子和醋、蔥結、姜塊、八角,大火燒開,加蓋燜燒20分鐘后翻面,再燜燒20分鐘至鴨肉硬酥時取出,晾溫后切塊裝盤即可。
除了做成鹽水鴨,鴨肉也是用來煲湯的好材料,最近的天氣比較干燥,煲一碗滋陰潤燥的沙參玉竹老鴨湯就再適合不過了。
沙參玉竹老鴨湯
材料:沙參15g,玉竹10g,老鴨1只,生姜2片,陳皮3g,食鹽適量。
做法:
1.所有材料洗凈,老鴨宰殺后,去毛和內臟,洗凈切塊;
2.老鴨與沙參、玉竹、生姜、陳皮一起放入砂鍋中,加入清水2000ml(約8碗量),大火煮沸后,改小火煲1.5小時,放入食鹽調味即可。
其中,沙參具有滋陰潤肺、養胃生津的功效,搭配上玉竹的養陰潤燥,二者同煮,可以大大增強滋補養陰作用。如果出現干咳、鼻咽干燥、心煩口渴等跡象,喝這碗湯就十分合適了。
山藥鴨肉湯
材料:鴨1只、山藥2根、食鹽5克、料酒2勺、水適量。
做法:
1.處理干凈的老鴨剁成小塊,用熱水焯至血污浮沫出,瀝干水分,再用熱水沖洗干凈,瀝干水分。
2.山藥去皮,切滾刀塊,置入清水中待用。
3.鴨肉入砂鍋,添加沒過食材的熱水,添加蔥和姜。
4.煮開后,用勺子撇清表面的浮沫和雜質,添加料酒轉小火,蓋蓋,慢燉。
5.燉至筷子可以順利穿過鴨肉,添加山藥,煮開后,用鹽調味,繼續煮至山藥熟透,關火即可。
功效:鴨肉性涼,能滋陰養肺、潤燥止咳;山藥能益肺健脾養胃,兩種食材同吃,是秋季進補的上佳組合。
苡仁酥鴨粥
材料:鹵鴨子200g,粳米100g,薏苡仁30g,去心蓮子、芡實、白扁豆、水發香菇各20g,白胡椒粉、鹽各適量。
做法:
1.將鹵鴨子斬成塊,下入熱油中炸酥,瀝干油備用。
2.薏苡仁、去心蓮子、芡實、白扁豆一起放入鍋中,加適量水,煮30分鐘。
3.香菇切成片放入鍋中,倒入粳米,續煮30分鐘至粥成,加入白胡椒粉和鹽調味。
4.將粥盛入碗中,放入炸好的鴨塊即可食用。
功效:此粥取材豐富,全部都是健脾食材,搭配在一起,可以起到補脾健胃、益氣養陰的功效,對脾虛、腎虛等均有調養作用,是中老年人及體虛者的補益良方。
適合脾虛嘔逆、泄瀉、水腫、食少乏力、倦怠神疲者,以及脾虛兼有腎陰虧損、心煩失眠、骨蒸勞熱、遺精、赤白帶下者食用;四季皆宜食用。注意食積、氣滯者不宜多吃。
五味鴨
材料:鴨肉1斤,白糖50克,生姜、小蔥、白酒、米酒、米醋、白砂糖、生抽、花生油適量。
做法:鴨肉灼水,放入油鍋中與生姜、小蔥一起炒香。倒入等量米酒、米醋、生抽,各約3瓷勺,再加入白砂糖。倒入適量清水,以恰好蓋過食材,大火燒開后轉小火,燜煮30分鐘即可。
功效:滋陰潤燥。
陳皮水鴨湯
材料:陳皮2個,生姜2塊,青頭鴨1只,豬肉200克。(可供5至6人食用)注:這里1個陳皮,是指一個陳皮果陳化后的果皮,常見為三瓣。
做法:陳皮、生姜洗凈備用。水鴨、豬肉過開水去血腥。將備料全部放入鍋中加清水,大火燒開,小火慢燉1.5小時,肉爛調鹽即食。
功效:青頭鴨又稱花頭鴨,肉質少泥膻味,味道較清淡,性寒、味甘,歸胃、肺、腎經。鴨肉可清熱、排毒、滋陰、補肺、潤燥、養顏,很適合秋冬氣候干燥時食用。對于陰虛火旺、身體虛弱、食欲不振,大便干燥、虛弱浮腫等癥有較好的作用。
陳皮性味辛溫、微苦,入脾胃、肺經,健脾理氣、燥濕化痰;生姜溫中除肉腥;瘦肉甘平補虛,調湯鮮味。故此湯有健脾補虛、滋陰清熱的功效。更年期人群有潮熱、口干、腰酸、胃脘不適癥狀,陳皮水鴨湯也適用。
小貼士:
鴨肉雖好,卻也并非人人皆宜。
首先,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鴨肉,可能會加重病情;
其次,慢性腸炎者要少吃,吃了可能使腸炎病情加重;腹痛、腹瀉、腰痛、痛經等癥狀的人群,也最好少吃鴨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