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“民以食為天”,隨著人們對養生、健康的關注,中醫藥的地位不斷提升。20世紀30年代,我國已有“醫食同源”的說法。伴隨著養生保健熱,20世紀80年代,國內開始出現了一些“藥食同源”或“醫食同源”的相關論述。
“藥食同源”,顧名思義,即指可藥用又可以做食物的物種,人們將它們簡稱為“藥食同源”或“藥食兩用”。作為“植物王國”的云南,餐桌上出現的美味更是琳瑯滿目。
1.香椿:
古代稱香椿為椿,稱臭椿為樗。中國人食用香椿久已成習,漢代就遍布大江南北。椿芽營養豐富,并具有食療作用,主治外感風寒、風濕痹痛、胃痛、痢疾等。
2.杜鵑花:
烹飪方式:花瓣可食用,氣味特別香。可用來泡澡,提煉精油。民間常用此花同豬蹄同煲,可治女性白帶赤下;可用鮮肉骨頭湯煮,也可用臘肉湯煮;用湯不同,口味各異。
主要價值:醫學上有藥用價值,祛風除濕,調經活血,安神去燥;長期飲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。鎮咳、祛痰、平喘,對治療久咳不止,胸悶氣短,咳嗽不能平臥等情況有很大幫助。
3.木姜子:
主要價值:開胃健脾,祛風散寒。可用于胃寒引起的腹痛、泄瀉等癥;辛溫,有祛風除濕的作用,民間常用木姜子來治療四肢酸麻、風濕性關節炎等癥。解毒消腫:外用鮮果、葉搗爛敷,或果實研粉調敷患處。可治瘡毒、瘡瘍腫痛。行氣止痛:木姜子辛以行散,熱能驅寒,擅于溫中散寒,行氣止痛,可治畏寒冷痛、心腹卒痛。此外,因木姜子屬于純陽之物,散少陰沉寒,除上攻浮熱,溫通經脈,故治牙痛。
4.苦刺花:
主要價值:苦刺花全身是寶,根和花有清熱利濕,消腫,散血活血的功效。果實可行氣化滯,防癌;葉可散血,祛毒,除蟲;根用以痢疾,血尿,水腫,喉炎;果用以消化不良,胃痛,腹痛,外皮癌和敗血癥;花用以癰瘡瘡毒;葉用以衄血,便血,疥癰瘡毒,疥癬,燙傷,陰道霉菌。
苦刺花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,還能美容養顏,防止皮膚表面出現痤瘡;補益氣血,放慢皮膚的衰老速度。苦刺花中還含有一些天然的降壓成分,高血壓患者在服用它以后能讓病情慢慢減輕。
5.棠梨花:
“棠梨樹,今處處有之,生荒野中。葉似蒼術葉,亦有團葉者,有三叉葉者,葉邊皆有鋸齒,又似女兒茶葉,其葉色頗白。開白花,結棠梨如小楝子大。”
主要價值:棠梨花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氨基酸和維生素,能促進身體代謝,也能加快身體內有毒物質的排出。此外,棠梨花性質寒涼,清熱解毒,且含有大量膳食纖維和氨基酸,進入腸道以后,可以消除多種炎癥加快腸胃蠕動,潤腸通便,排毒減肥。此外,對肺炎和咳嗽以及咽喉腫痛都有很明顯的緩解作用。
6.火焰木:
主要價值:火焰木是一種花、果子及其葉片都能夠入藥的植物。火焰木的果子服用之后,能醫治女士的多種婦科病,像白帶多,有異味與月經失調等。
7.構樹花
構樹花的葉是很好的豬飼料,其韌皮纖維是造紙的高級原料,材質潔白,其根和種子均可入藥,樹葉可治皮膚病,經濟價值很高。
主要價值:以乳液、根皮、樹皮、葉、果實及種子入藥。種子,補腎、強筋骨、明目、利尿、治腰膝酸軟、腎虛目昏、陽萎、水腫。葉,清熱、涼血、利濕、殺蟲治鼻血、腸炎、痢疾;皮,利尿消腫、祛風濕。
8.玉荷花
主要價值:性平,味甘。含蛋白質、胡蘿卜素等。有化痰、止咳、降血脂、血壓等功效。
9.皂角果
主要價值:皂角果主要成份有三莜皂甙、鞣質、蠟醇、廿九烷、豆甾醇等;祛風痰、除濕毒,能殺蟲、治中風、口眼歪斜、頭風頭痛、咳嗽痰喘、腸風便血、下痢噤口、痛腫便毒、瘡癬疥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