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數人每天都要排便,雖然都是臭的,但臭的程度有很大不同,其背后藏著的健康秘密也有很大區別。
大便太臭要注意
一般來說,大便并不會特別臭,而如果某段時間大便“臭得出奇”,很可能與以下3個原因相關:
1.吃得太好
一般來說,糞便的主要成分來源于我們前一日進食的食物殘渣。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被小腸吸收殆盡后,這些食物殘渣就會進入大腸。雖然這些殘渣在腸道內不會被人體再吸收利用了,但卻成為了腸內菌的食物。
當食物殘渣中諸如谷物、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較多時,腸道細菌往往會將其分解為氧氣、甲烷、二氧化碳等無味氣體。
但如果食物殘渣中富含蛋白的瘦肉、蛋類、海鮮、豆類食品較多時,就容易分解為硫化氫、吲哚、氨、糞臭素、胺等物質,這類氣體往往會有較為濃臭的味道。而且,高蛋白的食物吃得越多,小腸就越難完全吸收,就有越多的營養物質進入大腸,大便就會更臭。
2.排便較少
一般來說,便秘的人排出的便便更臭。因為糞便長時間堆積在腸道發酵,其產生的代謝產物更多,臭味也更為濃烈。
3.菌群失調
正常狀態下,腸道有益菌多于有害菌,腸道環境健康,排出的大便也不會特別臭。比如新生兒腸道內99%都是有益菌,他們的便便就基本沒臭味。一旦平衡被打破,有害菌占優勢時,一方面容易引發便秘,另一方面就會產生濃重的臭味。
解決辦法
一旦出現屁臭、大便臭的情況,我們可先嘗試增加蔬菜、雜糧的攝入,增加膳食纖維的含量、稀釋臭氣體的濃度,不要過分貪圖肉食,會讓排便更容易、更舒適。如果大便味道長時間不減,或出現如下異味,就要及時就醫了——
1.刺鼻酸臭味——消化不良。
2.未吃肉仍出現惡臭味——可能提示慢性結腸炎、胰腺疾病、直腸癌潰爛繼發感染等。
3.黑便伴有腥臭味——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。
4.水樣便伴魚/肉腐臭味——需考慮急性腸炎伴消化不良。
大便的顏色也很重要
1.黑色的大便
當察覺到自己時不時地會排出這種顏色的大便,一定要重視一些。如果此前沒有進食豬血、芝麻糊等食物,或者未服用特殊藥物,就要當心是不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。一般來說,黑便可能與食管癌、胃癌等疾病有關。
2.紅色的大便
紅色的大便從視覺效果上更好判斷,如果此前沒有進食諸如紅心火龍果等富含色素的食物,那就有可能是血便。血便多數是由于下消化道出血所致,如大便混合血液,而且有溝槽,應該考慮結腸癌等下消化道的問題。
3.灰白色的大便
經常排出灰白色的大便,可能是由于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被阻塞,消化道內沒有膽汁的參與,大便就會呈灰白陶土樣。常見的膽管癌、胰頭癌、肝癌等病容易導致膽管阻塞,促進灰白色大便的形成。
4.綠色的大便
綠色的大便可能是食用了大量綠色果蔬引發的,不過在排除了這個因素以后還會出現,就要當心!尤其是便便呈水樣或糊狀,還伴有酸臭味的話,那么多半是消化不良、急性腸炎、腸癌等。
“好大便”最愛三件事
1.少生氣
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節奏加快,生活壓力增大,氣逆氣亂者甚多,情緒躁動者易出現氣上而不下的情況,因此開降肺氣十分重要。上竅肺張開,下竅肛門就通順了。
入廁前可深呼吸,通過吸入自然界清氣通暢氣機,同時與摩腹相結合,以肚臍為中心,用手掌順時針摩腹,可促進排便。
2.卯時排便
中醫認為,卯時(早晨5點~7點)大腸的氣血最為旺盛,推動大便蠕動的氣最充沛,更易排泄。而且人在經過一天的消化吸收之后形成的食物殘渣,經過一夜的沉積皆存于腸內,應及時排出,更有利于身體健康。
3.養陰生津
使用蜂蜜治療便秘最早源于張仲景?,F代研究也發現,蜂蜜可修復胃腸道黏膜,利于胃腸道消化蠕動,使食物殘渣下行。便秘者入廁前可飲一杯蜂蜜水,能起到濡潤腸道、益水以行舟的作用。